2021年7月,武汉众邦银行在监测时发现,45岁以上客户群二类户新开户量占比由往期的28%陡增至65%,与该行的日常主要客群出现较大差异。事出反常,武汉众邦银行立即对差异性客群开户情况进行排查和分析,同时组织客服人员进行抽样回访。经排查,疑有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群以营销5年无息贷款或重大项目投资等名义,组织煽动中老年群体集中开户。
随后,武汉众邦银行紧急组织专班人员,对异常年龄段新开立账户综合施策:一是对异常账户集中实施风险管控措施;二是组织客服力量致电客户提示电信诈骗风险;三是对已管控的异常客户重新发送防范电信诈骗告知提示;四是及时将相关信息组织成书面材料报告市反诈中心及金融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形成银警协作合力,与银行同业共享风险信息。
事后,武汉众邦银行主动安排客服进行专项回访,向受骗开户中老年客户阐明存在风险及危害,获得了客户的理解与支持。
■ 科技先行 研发“防非”系统
信息化时代,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推介、归集资金,风险蔓延更快,涉及区域更广,案件处置更难,社会危害更大。为积极防范和打击非法经济犯罪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作为互联网交易服务银行,武汉众邦银行认真贯彻执行金融监管部门关于“防非”阵地的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将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灵活应用到“防非”工作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实时7×24小时的监测。
根据互联网银行90%以上业务为线上开展的特殊情况,武汉众邦银行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非法活动特点,自主研发设计了黑名单系统等线上“防非”风控手段,通过“高效率、高嗅觉、高精准”对线上非法集资、诈骗等活动进行监测,实现主动“发现风险、评估风险、固化证据、判断趋势、及时干预”五大目标,线上业务风控防范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武汉众邦银行把监测预警作为主攻方向,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建立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早引导、规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遏制金融犯罪势头。
■ 管控先行 风险排查不松懈
风险管控是防非工作的重点,武汉众邦银行运用智能技术增强认证风险识别,利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提高客户身份识别效率,从系统层面和业务层面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避免账户资金受骗,累计为1000余户客户提供增强认证服务,为客户搭建更智能的体验和更安全的支付环境。
此外,该行还新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运用,借助大数据、交易反欺诈和数据仓库的金融科技分析应用能力,做好全量账户风险排查,分策略实施跟踪管理。根据涉诈网络新型犯罪特征,持续优化交易风险监测模型,动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利用可视化关系网络图谱,关联同名账户、电话号码、操作设备及登录IP地址等信息,进行账户关系网络拓展研判,让隐藏在背后的关联关系无处遁形。
■ 思想先行 共联共防一盘棋
武汉众邦银行始终将打击治理电信违法犯罪工作视同核心工作来抓,全行建立“多部门共联、跨部门共享、全行共防”的防范机制,加强典型案例警示宣传和风险提示,持续提高金融消费者防范风险意识。今年以来,该行进一步提升反电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打击治理电信违法犯罪工作,确定为全行“天”字号工程,由行长亲自部署安排,重点立项、重点督办执行。建立专项小组横向联合的多层级管理机制,深化沟通协作、上下联动、协调推进,从实践操作层面有效向行内和行外客户等不同群体,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度和广度。
为进一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武汉众邦银行还加强银警协作,安排专人进驻武汉电诈中心,携手联动反诈,及时了解断卡行动最新动向,与同业沟通探讨方式方法,获取电信运营商、街道等各渠道“断卡”行动相关通报情况,有效运用于本行监控策略及配套制度中。
通过不断加大新技术投入应用和常态化持续开展宣传教育,自2021年3月以来,武汉众邦银行新增存款用户约48万户,无一客户被骗或资金受损;通过自研老年客户年龄模型监测,及时发现并堵截中老年客群异常开户1万多起,采取多轮电话回访及提醒等有效举措,帮助老年人应对及识别诈骗事件,避免了资金损失的悲剧发生。